新華電腦教育愛心公益行
新華愛灑敬老院
重慶電視臺采訪新華校方領導
四川電視臺采訪新華愛心隊
我們只是做了該做的事
網易教育訊 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舉世矚目成就的今天,弘揚社會公益精神,推進我國公益事業發展建設,已成為任何一個人人都應該自覺履行的社會責任。使得愿意提供幫助的人能夠了卻心愿,使越來越多的人加入扶困助貧的隊伍,使需要幫助的人得到幫助。而作為企業,也同樣不僅是經濟活動中的經營主體,更應成為社會活動的重要角色,自覺履行社會責任,既是社會的客觀要求,也是企業自身發展的需要。
作為職業教育的領導者,新華電腦教育在帶領整個行業朝著健康方向發展的同時,也不忘積極履行自身的社會責任,其特有的文化內涵、系統的運作特征和持續的效應特點,成為我國社會公益建設的一道亮麗風景。
據了解,早在90年代,新華電腦教育成立伊始,就秉承“新華教育是道德教育”的理念,始終熱心公益慈善事業,注重承擔社會責任。2003年“非典”期間,新華捐助現金100余萬元;2008年汶川地震累計捐贈500多萬元,幫助災區重建家園;2010年青海玉樹地震發生后,新華第一時間向災區捐資50萬元。
民營企業都十分愿意也很自覺履行各種社會責任。新華人認為,只有做勇于承擔社會責任的教育,才能培養出真正的專業社會人才。新華人積極發揚光彩精神,持之以恒地參與各種社會慈善和公益事業。據了解,新華辦學23年來,不間斷地發動全國院校在各省市地區組織開展各類公益愛心活動,在各院校所在地區的敬老院、孤兒院里,在每年的植樹節認養樹苗活動中,乃至日常生活中的低碳環保行動中,新華始終領航前行。
我們就是一家人
為進一步弘揚雷鋒精神,讓雷鋒精神發揚光大,同時也為了始終貫徹“學校倡導和諧校園和文明校風,注重對學生德育教育,營造文明、助人為樂的校園氛圍”的教學宗旨,重慶新華電腦學校開展了一系列向雷鋒同志學習的活動,在3月5日雷鋒日當天,學校的師生們共同走進沙坪壩敬老院,為孤寡老人帶去溫暖。
我們就在你們身邊
新華電腦學院50多位學生自發組織的敬老慰問團到雷鋒鎮敬老院慰問孤寡老人,帶著踏實,熱情、認真的態度為我們的孤寡老人送去了他們自己的一份力量,給他們送去溫暖和歡樂。
孩子,你們真好!
孔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從古至今“尊老愛幼”一直是中華名族的傳統美德,
新華孫女和大家的奶奶
新華學子呼吁更多的人們關心和慰問老人,發揚中國尊老、愛老的傳統美德。愿老人們可以安享晚年。學生會全體成員發起“學雷鋒精神 承傳統美德 ”活動,新華學子們帶去鮮花、水果和自備的小禮物,通過與老人的親切交談、給敬老院打掃衛生、表演自編自創的文藝節目同老人聯歡、同老人一起包餃子、共進午餐等活動給老人帶去溫馨的問候,傳遞一份份愛心。該敬老院的院長表示,很感謝新華電腦師生組織這么有意義的活動,感謝他們為老人們做的一切,歡迎他們經常來,和老人聊聊天成為朋友。
在采訪過程中,新華學校的負責人這樣對記者說道:“像這樣的活動我們會經常組織,學校不僅僅是培養學生學識,技術的地方,更重要的是要教會學生做人,希望他們能德智體全面發展。走進敬老院活動就是對學生道德素質方面一次很好的鍛煉和提升,讓他們知道社會上有很多人需要我們的幫助,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同時,我們也希望這樣有意義的活動不僅僅是新華電腦的學生,還有所有社會上的有心人都能積極參與,讓孩子學會到一種互幫互助的意識,走出學校之后才能幫助更多的人。”
與世界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社會公益事業還處于起步階段,缺乏相對成熟的籌款模式和相對固定的捐贈群體,缺乏社會普遍認同的公益意識和責任擔當,難以滿足巨大的社會現實需求。要使“人人可為”的活動轉化為“人人皆為”的現實,中國特色的社會公益事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在這方面,新華電腦教育愛心公益行動為我們提供了可貴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