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搞清楚高職院校的類型
大體來說,高職院校有三種類型,第一類是本科院校的高職專業。這其中一部分是“211”重點本科院校,也有一部分是市屬高校。第二類是公辦高職院校。這些院校招生數量大,高職辦學時間長,在職業教育與就業上有一定優勢。第三類是民辦高職院校,國家承認學歷,不過學費較高。
報考要有宏觀原則和微觀考查
從宏觀原則上來說,報考高職高專院校可以考慮四點。
第一個原則就是大城市。這里沒有歧視中小城市的意思。與中小城市相比,大城市的信息量更充分,就業機會也更多。有句老話叫做“山溝溝里面讀書,不如十字街頭聽講”就是這個意思,上學的目的就是要擴大視野。在大城市中也有區分,比如,廣東、浙江的產業比較發達,北京、上海的服務業相對更集中。
第二個原則是規模。一萬人左右的中等規模可能是相對適宜的。從教育經濟學的角度而言,一個大學,從社會經濟角度出發的最優規模是不超過1萬人。規模太大了,就業很麻煩。最簡單的理由就是一個學校一年畢業五六千人,到哪里去消化?更重要的原因是,不同于本科院校,高職對教學設備的要求非常高,沒有合格的教學設備,難以培養出合格的技能人才。老師也是一個關鍵因素。學校可以招很多學生,如果老師和設備跟不上,難以保證學生的教學質量。而且,學校規模過大,在管理上也會存在一定的問題。同時,如果學校規模過小,比如只有一兩千人,也有其他的問題存在,考生一定要慎重考慮。
第三個原則是興趣。考生在填報普通本科志愿的時候,專家都建議要以興趣為主。同樣是高等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學生報考高職志愿的時候,也要講興趣。如果沒有興趣,學生一樣會學不好。不論什么層次,興趣都是最好的老師。
第四個原則是寬口徑。高職學生和普通本科學生一樣,上大學所學的專業未必是一輩子的職業,很可能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要轉向其他的行業。如果專業過于狹窄,不具備轉型的基礎,也不具備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所以一定要看所選的專業有沒有一個職業群為背景,有沒有一定的職業適應性。另外,挑選專業也要看得“深”一些,應該是社會未來發展的朝陽事業,而不是眼前的熱門職業。
從微觀層面而言,登錄該學校所屬的教育部網站進入相關頁面,驗證這所學校是否具備資格。接下來就是詳細考察了。大家都想上個好的高職院校。什么是好學校呢?就是在師資、設備、教學水平方面都在國內處于不錯的水平。
除了以上這些,大家也可以考慮像南京新華電腦專修學院這類技能型院校,該院校坐落于江蘇省南京市,隸屬于中國東方教育,自1988年成立以來,一直貫徹落實國家政策方針,始終堅守在職業教育領域,著力培養專業技能與職業素養兼備的高技能互聯網專業人才!辦學32年,南京新華緊跟時代步伐,秉承愛與責任,以社會人才需求為導向,以辦中國最好的職業教育為己任,堅持誠信鑄本,專業執教,探索出一條獨具特色的職業教育發展之路。
每個考生都因應該慎重考慮、盡早關注、多查資料,真正做到“選我所長,選我所愛”。希望小新的干貨可以幫助到大家!想了解更多專業信息,點擊這里咨詢學院專業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