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初中畢業生來說,這個夏天無疑充斥著焦慮和迷茫。九年義務教育已到尾聲,少年們也面臨人生的第一次“分流”。
所謂初中生分流是指遵循“學生自愿、家長同意”的原則,讓部分升高中較困難的學生進入職業院校學一技之長,以更快地適應社會。
那么,初中生分流后是選擇繼續讀高中還是讀職業院校呢?我們一起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不要讓孩子過早進入社會
國家2020年開始普及高中階段教育,這意味著將來的同齡人中,有90%以上的都至少有高中文化程度,只有10%以下的人僅僅初中畢業,只有初中文化的人將不適應社會的發展。
十五六歲的孩子剛剛離開初中學校,思想很單純,理想化嚴重,加上“三觀”尚未形成,容易受他人影響,所以不要讓初中孩子過早進入社會。
讀職業學校一樣大有可為
考不上高中的同學,即使是高價讀了私立高中,在以后的學習中也存在較大挑戰。
全國參加高考的人數達到1000萬人,但本科院校招生人數只有431萬人,本科錄取率為43.1%,有600多萬考生無緣本科!這就意味著,用了三年的時間,仍有很大的可能無法獲得大專、本科的錄取資格。
職業院校和普通高校的優勢各有千秋,讀職業學校,則是以就業為導向,主要是為社會輸送有一技之長的、具備一定素質的實用技術人才。
所以,不要再對職業院校存有偏見,對于初中成績不理想的同學來說,選擇職業教育是最好的選擇,既可以學習一項傍身的技能,未來規劃明確清晰。
如何選擇職業學校?
學校的專業性
擇校時,排在首位的一定是學校的專業性。換而言之,專業程度的高低,決定了學生以后技術水平的高低,這將直接影響就業!
職業素養能力培養
其次,學校的管理模式也決定了學生入校后的職業素養能力,一般普通職業院校大多選擇傳統放養式管理或半封閉式管理,受體制影響教師教學水平整體偏弱。
而專業職業學校一般較普通職業學校的管理就要嚴格很多,就拿南京新華電腦專修學院來講,學校采取半軍事化管理模式、注重學生的職業素養和職業能力的培養,素質教育與職業教育并重,這點就非常值得倡導。
學校實力與培養模式
除此之外,十分重要的是學校實力與培養模式的考察。職業學校的教育一定是以“實踐”為主。
據了解,目前國內一般普通職業院校教學模式單一,教學重理論少實操,學生畢業與工作崗位磨合期長;教學質量與企業用人需求嚴重脫節,無形中增加了對學生畢業后的就業壓力。
而在這一方面,專業職業學校就有很大的優勢,以南京新華電腦專修學院為例,學校實訓設備齊全,硬件設備優質。
教學老師認真負責,教學質量有充分的保障,能真正實現畢業就能成為合格的、受企業單位重用的技能人才。
就業保障與創業幫扶
大家更為關注的應該是職業學校的就業保障與創業幫扶,這也是很多家長十分看重的地方。
南京新華電腦專修學院作為IT教育的專業院校,為企業培養高素質IT人才,良好的就業保障,學子未來無憂。
職業教育和普高到底怎么選?
2019年由國務院印發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第一句就明確提出“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是兩種不同教育類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這是在國家層面首次公開肯定了關于職業教育的社會地位。
如今,職業教育得到了普遍認可,不少家長表示會讓自己的孩子讀專業院校。隨著國家對職業教育投入越來也大,不管是拿證書還是就業,職業教育畢業生都出現了一次次逆襲。
那些不適合上普高的孩子,有的是因為去職校覺得沒面子,有的是家長要他上普高。入學不到一個學期,就開始出現厭學情緒,有的因為學業壓力大,家長溝通不好,開始變得抑郁,幾近無法繼續學業。到了這個份兒上,家長才開始醒悟,不再苛求成績,只求身心健康。但有的已經晚了,目前,普高中心理健康問題已經是一個亟須關注的難點了。
讀職業院校還是讀普高,相信考生和家長們看過介紹后心里都有了個底。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人人都渴望成才,但是成才的方式有很多種,只有選擇了真正適合自己的,才能獲取真正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