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移動互聯網的飛速發展,信息安全問題的重要性愈發凸顯。小到每個人的隱私保護與財產安全,大到企業利益乃至國家戰略,無不與網絡空間的安全緊密相關,網絡空間已經成為繼陸、海、空、外太空之后的“第五空間”,獲得了各國政府高度的重視和大量的財力投入。
網絡安全的重要性愈發被肯定,其薪酬也出現了增長。近日中國信息安全測評中心等單位發布的《2018網絡安全人才發展白皮書》顯示,在過去的兩年中,用人單位提供的薪酬有明顯漲幅。數據顯示,年薪10萬元以下的從業人員占比18.99%,對比2016年的35.50%,占比明顯下降。目前,年薪10萬到30萬元的從業人員是主流,占比高達60.45%。0.97%的從業人員年薪超過100萬元。
自從國家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后,“互聯網+”已與各行各業深度融合,互聯網覆蓋各行各業。要想“互聯網+”更好地為經濟社會服務,必須高度關注網絡安全,打造互聯網長城。與日益增長的網絡安全需求相反的是,我國網絡安全的人才儲備較為稀缺。
以2017年工信部的一組數字為例,全國2442所高校,平均每年畢業的信息安全專業的學生總人數為15000人,含本科、碩士、博士,但去年統計的整個全行業的人才缺口是70萬,到2020年可能會上漲到150萬。
此外,不僅網絡安全人才總量遠遠不夠,人才結構也遠遠不能滿足快速發展的信息化建設的需要,專業型人才、復合型人才、領軍型人才明顯短缺。這一現狀將嚴重影響我國網絡安全建設,制約我國信息化發展進程。
面對這一現狀,我國許多學校也開始越來越重視網絡安全專業,網絡安全已經受到了政府、企業和高校越來越多的關注和重視。從資金、人力、物力上加大對網絡安全人才培養的支持,比如專注互聯網教育的南京新華電腦專修學院,開設互聯網信息安全工程師專業,在思路理念、培養模式、同企業的合作等方面探索出新路徑,培養復合型網絡安全人才,受到企業和社會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