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提醒:理性對待考證
網易教育訊 學生“考證熱”早已不是什么新聞,似乎一時間,學生考證目的驚人一致:增加就業競爭力,有了證書就等同有了穩定的工作,“證書=高薪”似乎成了一些“追證族”心中的定律。鑒于用人單位對資格證書情有獨鐘,持有資格證書者也往往有著很高的求職成功率,業內人士認為今年將有更狂熱的“考證熱”。
學生 為就業所迫
“找工作難,找好工作更難”。時下,我們無論從電視、報紙還是求職者那里,都能聽到類似這樣“就業難”的感慨。在這樣的情況下,找到一份可心的工作到底要靠什么?是靠能力?靠自信?還是靠應聘技巧?跟隨記者到招聘會去看看,自然就會發現答案。
王強是近年畢業生,每次參加招聘會他都游刃有余,跟應聘單位談待遇也底氣十足,原因不單單是他的學歷,還因為她有包括各種資格證書十幾個。
小王說,他剛上大學的時候就聽說以后找工作會越來越難,所以和很多同學一樣,從大學二年級就開始考證了。記者在招聘現場看到,像小王一樣擁有眾多證書的應聘者也不在少數。很多人認為,證書就好像找工作的敲門磚,當然是越多,這好工作的門就“敲”的越響了。
學校 不能本末倒置
在校學生有著繁重的課程,如何合理分配時間權衡學業與考證,如何正確對待考證。南京新華電腦專修學校培訓師、職業指導專家劉老師說:“考證是好事,但不是說什么證都要去考,他建議學生們在考證時應該從兩點需要出發:一是從工作需要出發;另一點是從自己感興趣、愿意從事的方面發展,或是跟自己發展相關的職業出發。也提醒學生們,大部分“考證”課程只是學校學習知識的延伸,并不等于實際能力的培養和提高。而且人的時間、精力和經濟都有限,所以大學生們要注意選擇專業對口,實用性強的課程,這樣的課程才會既對求職有幫助,還能擴展自己的知識。“
用人單位看重實力
“有一張過硬的證書無疑對提升自己的價值是有用的,但是千萬不要蜂擁而上,不同的證書應該適合不同的人。”上海一家著名外企的人力資源總監劉女士向記者表示,她認為:“現在的學生同等學歷的人太多了,企業不可能單憑一本學歷證明就能優中選優,所以看證書就成了現在最直接、但要考取本行業相應的證書才是適合的。這樣既有實踐經驗,又有證書的知識補充,才是比較的。”如果盲目地去追趕時髦,跨行業、跨學科地考證,不僅大大增加了學習的難度,也不一定會給自己的工作帶來提升。
(本文來源:網易教育頻道綜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