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差距
網易教育訊 “讀書改變命運”,曾經是無數學子心中堅守的信條,可是在21世紀,你還堅信這一個理論嗎?
“花了6萬元,讀了四年大學,到頭來找工作還要拼爹!”
這是一位大學本科生小李的心里話,只言片語間透露著無盡的辛酸和無奈!小李大學學的是外語,當年剛考上大學的時候,父母別提多高興了,請了七大姑八大姨的在家里熱鬧的聚了一天。懷揣著夢想的小李背上行囊踏上了北去的火車,時間一晃過去了,四年時間轉眼間到了盡頭,2010年7月,當小李走出大學校門準備找工作時,屢屢的碰壁經歷戳到了他的自尊心。處在一個“高不成低不就”的尷尬位置,小李很是煩惱,“難道大學四年的結局就是這樣的嗎?”巨大的壓力沖破了他的心理底線,最后,小李還是回家待業。在家待了半年,還是在父親找關系托朋友才給他找了一份鄉村教師的職業,月收入不到2000。
“放棄高考(微博),放棄大學,別樣的人生不一樣的精彩!”
其實,小李還有一個小一歲的弟弟,在小李上大學的第二年,他弟弟沒有考上大學,后來在新華電腦教育學習了兩年的IT專業技能,出來工作時是學校推薦的工作,剛開始也沒有很高,2500左右,但是一年后小李畢業了找工作卻一直碰壁,而弟弟的工資卻漲到了3300,這讓本科畢業的小李心理壓力很大!學歷高,接受過高等教育的自己為什么還不如只有高中學歷的弟弟?
據統計,2009年,全國84萬應屆畢業生退出高考,導致1977年恢復高考以來考生總量首次出現下降。2010年946萬高考考生中,棄考人數接近100萬,很大一部分是來自農村的考生,他們多數選擇學習技能類的培訓學校,因為與大學成本比起來,技能培訓學校相對要低的多,而且產出要比大學教育更能適應社會發展需要。
“大學教育VS技能教育,砝碼在迅速傾斜!”
“通識教育”的時代在漸行漸遠,隨著中國社會的發展,技工人才越來越成為企業的重視,現代大學畢業生找不到工作的原因也是因為教授的課程面太廣但是不精,脫離企業的用人要求,而以往被很多人忽視的技能培訓教育卻漸漸映入人們的視野,使得“萬人競過獨木橋”的現象得到緩解!
“學費這么貴,找工作這么難,對于我這樣不太會讀書的農村窮孩子來說,還不如早點去工作。4年時間可以積累多少工作經驗啊!”很多開明的人都有這樣的共識,經濟發展的時代,社會需要的人才將更加專業化和精細化,什么都懂但什么都不會的人最終將為社會所淘汰!
(本文來源:網易教育論壇 )